新能源,應為創新使用能源
電能,目前被認為是新能源的代表,但是電已經被發現快300年了,這個能源并不新,只是它被應用到汽車這個產品上的時間很短。電動汽車產生前,以電為能源的交通工具也已經發展了很多年,那為什么還稱為“新能源”呢?
在燃油車嚴重不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時,新能源車才應運而生,它似乎是帶著必然取代燃油車的使命而來。在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的這些年,越來越多的車企認識到,要想做好新能源汽車,能源本身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。最重要的應該是,如何更高效的利用這些能源。
高效,意味著減少浪費,這才回歸到燃油車要被淘汰的未來事實上,因為擁堵的路況,汽油燃燒的浪費已經嚴重影響人類社會的進步。意圖高效,那就需要改善汽車內部構造,完善服務設施和流程等等。
現有的不一定是對的,越接近世界本質便越高效,不斷創新才是“新”能源。
智能化必需,但不必要
新能源汽車本質永遠是汽車,需要車企意識到,自己是在造車,而非科技的堆疊。
越來越多的新科技被應用在新能源汽車上,AI、5G、車聯網是這些科技中的最重要的部分。它們的確在使人們更便捷地使用車輛,去解放了人們的雙手,有助于更專心的駕駛。
世界的發展需要過程,只有造車者專注于汽車的本質,新科技才能為車做服務。而不應該本末倒置,炫耀新科技,忽視了汽車本身的制造水平提升。
在智能化越來越普及的背景下,車企更應該去研究更本質的東西,因為智能化根本就不是主要矛盾。
永動機不存在,創新卻可以永續
人與世界最主要的矛盾——如何和諧共處。人類一直幻想永動機被發明出來,即使從現有科學來看,這個事情根本不可能實現。但永動機可以當做夢想,夢想的內容卻不是機器的永動,而應該是造機器的人保持永動。
新能源一詞富含哲理,汽油相對于煤那便是新能源,而電能就是新能源的最終形態了么,更甚者氫動力或者核動力就是了么。答案應該是否定的,至于答案在哪,應該在創新與實踐中。
在燃油車發展這么多年后,新能源汽車的誕生就是人類歷史的標志拐點,意味著人類開始更多的思考如何與世界更好的共處,而不僅僅滿足人類自己的需求。
關于世界的能量,基礎科學家早就說了:能量守恒。
新能源車企的任務,或應是還世界本來的顏色。
(文/火炎焱)
上一頁:老牌車企宣戰造車新勢力/
下一頁: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蓬勃勃迎機遇